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生死漂流

来源:长江丛刊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0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1986年,在国务院批准下,美国探险家肯·沃伦和简·沃伦率队漂流长江。为了争夺第一个漂流长江的荣誉,10多支装备简陋、毫无技术的中国队伍和他竞争。最终,中国人以10条人命的代

1986年,在国务院批准下,美国探险家肯·沃伦和简·沃伦率队漂流长江。为了争夺第一个漂流长江的荣誉,10多支装备简陋、毫无技术的中国队伍和他竞争。最终,中国人以10条人命的代价勉强漂完长江,第二年在黄河上又失去7条人命。而肯·沃伦的队伍在大水面前陷入猜忌,互相指责,终于分崩离析,他回国后便陷入官司,在破产中突发心脏病死去。让双方都付出如此代价、一度与振兴中华、女排五连冠、洛杉矶奥运会首金并列的长江漂流,却成了80年代被遗忘得最快的一次爱国主义运动。

致命的误判

肯·沃伦

1983年,成都,一对美国夫妇在到处找人,他们已经待了一个月。在美国,一个华裔美国人骗他们说,自己可以拿到漂流长江的许可。为此,他们花费40万美元,带来了整个队伍和9吨的漂流物资。

几番倒腾,美国职业探险家肯·沃伦和他的妻子简·沃伦,被介绍到了国家体委旗下的中国体育服务公司(简称“体服”),体服开价80万美元,当时体服官员一个月的工资才40人民币。双方约定,肯·沃伦回国筹钱,并训练三名中方队员,组成中美联合长江漂流队(简称“中美队”),1985年8月正式漂流长江。这被美国报纸USA Today称为“人类对地球的最后一次征服”。

在此之前,中国没有漂流运动,却有漂流爱好者。西南交通大学的摄影员尧茂书偶然得知了肯·沃伦的漂流计划,这与他从小的梦想不谋而合。1979年开始,尧茂书就在金沙江试漂,到长江源头和虎跳峡勘察水情。他给体服写了封信,希望加入中美队,到美国接受肯·沃伦的训练。但体服只在内部筛选,拒绝了这个四川眉山的爱好者,并建议他不要漂。

尧茂书也拒绝了体服的建议,并且他决定,要抢在肯·沃伦之前出发,成为第一个漂流长江的人。他对记者说:“中国人的长江,应当由中国人完成首漂!”

1985年6月20日,尧茂书从长江源头下水,入沱沱河。临走前,想到万一自己牺牲,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难以再嫁,尧茂书做了一个悲壮的举动:他让妻子把肚子里4个月大的孩子打掉。

就在尧茂书下水的同一天,美国俄勒冈州罗格河上,代表国家体委的三名中方队员褚斯鸣、张继跃和徐菊生结束了最后一天的训练。3个月里,肯·沃伦带领他们下水12次,漂流了8条河流。

为了筹钱,肯·沃伦几乎倾家荡产,他放下户外公司业务,到处借钱、选人、挑装备、拉赞助。直到中方队员结束训练、即将回国时,肯·沃伦仍然没有凑足钱。他给体服打电话,漂流计划推迟到第二年,体服同意了。

7月24日,漂行了1270公里后,“龙的传人号”橡皮船被发现扣在金沙江通迦峡的岩石上,尧茂书遇难,年仅32岁。

俄勒冈的赌徒

1985年12月,在写给赞助商的信里,前橄榄球四分卫、探险家肯·沃伦这样评价尧茂书和他的后继者:

“在六月份尧茂书疯狂的个人冒险之前,他通过孔庆文告诉我,他已经考察过800公里长江。但就像我回复孔说的,这毫无意义,我们已经极其仔细地研究了长江的坡度……尧茂书翻船处在沱沱河沿镇下游约600英里,他漂到了坡度在9英尺/英里的青藏高原边缘,落入落差60-100英尺/英里、白浪滔天的水汽中,尸骨无存。”

“中国队伍的出发时间很奇怪。那时,水位极低,青藏高原被雪困住,我确定他们只是想先我们一步。所以,我们一路上应该能替他们捡起倾覆的船只!”

1985年年底,沃伦夫妇仍未筹够80万美金,申请降价,体服降到30万美元。双方签订合同:中美联合长江漂流将在7月初开始,从长江源头一直漂到宜宾,全程预计2个半月。

肯·沃伦挑战长江的主要武器是7条5.4米长、3.6米宽,可承重2吨的橡皮艇。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漂流设备,用他的话说,“几乎坚不可摧”。中美队每名队员拥有上百种装备,仅服装就有40件,包括防寒泳衣、保温救生衣、保温防水靴等等,供应商有Woolrich、North Face、Nike、UGG等100多家,物资总重量超过9吨。肯·沃伦面试了每个队员,他向全队保证:“所有桨手都经过仔细筛选,有着极高的专业水准。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会有生命危险。”

漂流长江时,肯·沃伦已经59岁,大高个,极强壮。他出生在大萧条中,富有运动天赋,读大学时拿到橄榄球和篮球双料奖学金。他酷爱读书,大学时主修历史,崇拜西奥多·罗斯福。老罗斯福打赢了美西战争,当上美国总统,卸任后又去非洲、亚马逊热带雨林探险,同时主张环境保护,建立起了黄石国家公园。肯·沃伦常说,自己晚了一百年出生。他认同那个时代的探险家们。

文章来源:《长江丛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cjckzzs.cn/qikandaodu/2021/0304/666.html



上一篇:基于生态河湖理念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研究
下一篇: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

长江丛刊投稿 | 长江丛刊编辑部| 长江丛刊版面费 | 长江丛刊论文发表 | 长江丛刊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长江丛刊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